无标题文档

联系方式


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

电话:020-83484075、83484067
传真:020-83484067
网址:www.gzceia.com
邮箱:gzceia@vip.163.com
微信号:gzceia20050420
公众号: 广州会展平台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80号汇华商贸大厦1306 

展会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快讯 > 展会分析

建立整合亚太地区贸易资源的商业平台——试析广交会更名后发展的新路向(下)

发表日期:2014-05-05 阅读次数:2148

建立整合亚太地区贸易资源的商业平台
    广交会创办至今,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局,始终坚持服务于外经贸发展战略。第100届已经圆满结束,广交会肩负着新的使命又要重新起步。如何才能把新时期国家的战略需要与广交会自身的求生存谋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还是应该扎根于亚太地区,服务于亚太地区。

一、亚太地区需要一个能够有效整合地区贸易资源的商业平台

    亚太地区不少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加工贸易立国和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外贸依存度较高,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它们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贸易交流平台。而亚太地区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在亚洲推行投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如果能够建立这样的一个平台,短时间内可以整合到大量的人员、商品、信息、资金、项目,并为发展中国家和跨国公司提供合作机会,就将能够大大加速亚太地区贸易的运作效率,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友好往来。
    作为世界上三大区域性经济组织之一(另两个为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可以算是一个良好的高端政治平台,它也为推动亚洲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APEC内部关系松散,目前多从政府宏观政策方面影响APEC成员对外经贸的发展,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与区内众多的公司企业直接发生贸易关系。所以,从商业贸易的角度看,亚太地区目前还缺少一个有效的整合地区贸易资源的商业平台。
    而广交会目前规模已居世界单年展第二,仅次于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到2008年,新馆二期及配套工程全部竣工后,展馆建筑面积将超过109万平方米。而且,它背靠中国政府和中国市场,怀抱来自世界214个国家地区的近20万采购商及14000多家中国企业,展出商品超过15万种,人员、商品、信息高度密集,间接的影响力更难以估算。现在,我国政府又宣布广交会新增加了进口功能,提供了新的机会让中国与亚太地区更紧密地“铆接”在一起。广交会作为具有丰富资源和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中国第一展”,与亚太地区的商人合作多年,完全具备成为“亚太地区有效整合地区贸易资源的商业平台”的条件。

二、把广交会打造成能够有效整合亚太地区贸易资源的商业平台

(一)要继续丰富完善展会功能。一个地区的贸易资源,包括了商品、资金和技术等。要想能够有效地整合这些资源,广交会除继续加强进出口商品贸易功能外,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并大力发展投资洽谈及经济技术合作功能。原因有:

    一是广交会现有成熟的贸易平台和国际声誉、知名度在亚太地区具有优势,在广交会上开展投资洽谈及经济技术合作,能起到较强的“集聚效应”,有利于我国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
    亚太地区一直以来是全球投资的热点。2005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没能延续2004年的迅猛发展势头,主要原因是受国际引资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陆续加强了引资措施或项目规划。例如,前段时间的“油荒”对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影响,而石油石化行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支撑。新加坡为发展石化工业,正在进行“裕廊岛”计划,政府将为此斥资40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加入。我国“入世”后,虽然投资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但也必须注意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
    二是有利于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促进贸易平衡。目前困扰国内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之一就是难以适应国外投资环境。当地法律、会计、税务、审计、用工等方面政策,以及名目繁多的资格认证、准入政策、专利标准都可能给企业带来很多麻烦。如果能够邀请外国政府部门在广交会上举办投资专题讲座或投资推介活动,将有利于国内企业掌握国外投资信息,有的放矢,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
    三是有利于广交会应对网络经济的挑战。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普通商品贸易对于面对面洽谈的依赖性在减少,有人认为,“看样成交”——这项广交会延续了100届的“看家功夫”,正逐渐褪去光环。但是投资洽谈、经济技术合作与普通商品贸易不同,必定要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广交会要应对网络经济的冲击,就要继续完善功能,由以贸易洽谈为主,逐渐转变为贸易洽谈与投资洽谈、经济技术合作洽谈并重。
    四是有利于扩大广交会的外延和内涵,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尤其是可以吸引非外贸领域的知名企业参展,进一步促进客商结构和商品结构的优化、多元化,从而提升广交会的现代化商务功能。
    目前国内已有以引进外资为主要目标的厦门投资洽谈会等小交会,与之相区别,广交会的投资洽谈与贸易洽谈一样“有进有出”,可以说是一个“中国搭台、世界唱戏”的盛会。

(二)要继续完善展览形式和组织方式,针对新的功能调整办会形式和办会机制。

    比如参考2005年、2006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成功做法,建立“合作伙伴国”参展机制。大体做法是,以政府名义邀请“合作伙伴国”组团参展,在展览期间除普通的商业洽谈外,还进行政府间的政治会谈和贸易洽谈,充分体现国家间的经济与技术交流及政治上的互相支持。如200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合作伙伴国”是俄罗斯,德、俄两国政府共签订了8份总价值达几十亿欧元的合同,昭示了今后两国贸易合作的积极态势。同时,俄罗斯展团共有150家参展商在6600平方米的展场上展出了最新产品与技术,包括了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技术。2006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合作伙伴国”是印度。印度总理辛格率领工业贸易部长、科技调研部长、工业部长等20多位高级官员、800多名各界代表参观了博览会。印度展团共有343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13000平方米。作为重要的政治会谈场合,2005年、2006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还分别吸引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塔吉克斯坦总理等率团出席。
    广交会一直就是重要的外事场所,如今增加了进口功能,肩负着平衡贸易收支的重担,完全应该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组织高层次的“进口合作”。一方面能够把进口展区办得更加有声有色、更有成效,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扩大广交会的国际影响。鉴于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在4月举办,广交会的高层次“进口合作”可以在10月份的秋交会举行。

(三)要放眼世界,开展国际合作,走出国门办展,积极寻找第二个“广州”,把“广交会”打造成国际化品牌。

    广交会虽然是“中国第一展”,但与国际上著名的大展相比,国际化水平并不高。这是一块“短板”。要补强这块“短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目前广交会在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营销网络方面已经迈出了步伐,与德国科隆、杜塞尔多夫、英国、法国等国际展览机构达成了共识,并与科隆展览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在马来西亚承办了中国出口商品展,在俄罗斯承办了“中国国家展”,在到会客商、展出效果、展会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广交会因“广州”而得名,它的成功离不开广州的地理优势。在不断开展国际合作、积累国外办展经验的同时,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海外的“广州”作为发展基地,将大大有利于推进广交会的国际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地区的会展业竞争十分激烈,展览排期紧密,采购商资源已被各个历史悠久的大型专业展览瓜分,办展成本也比较昂贵。因此,寻找第二个“广州”,重点应放在亚太地区。
    目前,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均是亚太地区会展业的佼佼者。新加坡的办展条件相当优秀。首先,到2003年止,新加坡已连续20年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联盟(Union de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s,总部在巴黎)颁发的“亚洲最佳会议城市”荣誉,连续4年被评为“世界最佳会议城市”第5名。几乎每4个到新加坡的旅客中就有1个是参加会展活动的。其次,具有较大规模的、设备环境配置完善的会展设施。其中,新加坡国际会议与展览中心(新达城)拥有10万平方米的展场,新加坡博览中心展场面积也达6万平方米。展场利用率在45%左右,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第三,会展业管理十分规范,政府不参与举办展览,但在展览馆、酒店业等方面给予支持。第四,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交汇处,海空交通非常方便,辐射范围很广。第五,与欧美发达地区经济联系紧密,汇集了不少世界500强和世界著名企业的亚洲区总部,比如世界最大展览公司--英国励展公司的亚洲区总部。第六,既是东盟成员国,与我国有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又是华人国家,语言、习俗有相通之处,而且华人商会活跃,有利于开拓业务。
    而香港的优势与新加坡类似,但与广州地理位置过于接近,影响范围重叠,不利于拓宽整体展览战略布局。

(四)要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广交会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的投入,增强广交会的战略执行能力。如国家为广交会成立专项发展基金,作为对外推广国家“和平崛起”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可命名为“亚太地区贸易发展基金”,还可成立相应机构如理事会进行监管;又如建立智库,或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具全球视野的组织和策划,制订长期战略。  

上一篇: 建立整合亚太地区贸易资源的商业平台——试... 下一篇: 中国展览业的脉络及发展趋势

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  电话:020-83484075  传真:020-83484067  e-mail:gzceia@vip.163.com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80号汇华商贸大厦1306
copyright 2005-2009  广州会展网(www.gzce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7020468号  信息产业部电子备案证书

采编中心地址:越秀区先烈中路80号汇华商贸大厦19楼1908-1910 编辑部电话:020-83484075/28998306
传真:020-83484067/61277620  Powered by Gzk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