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联系方式


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

电话:020-83484075、83484067
传真:020-83484067
网址:www.gzceia.com
邮箱:gzceia@vip.163.com
微信号:gzceia20050420
公众号: 广州会展平台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80号汇华商贸大厦1306 

理论研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研讨 > 理论研讨

张敏:产业会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发表日期:2021-08-17 阅读次数: 49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主要任务是供给侧有效畅通。有效供给能力强可以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可以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从而形成需求能力。因此,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依靠生产性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产不适销问题,提升交易效率,加入经济循环。企业是一个从投入到产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它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现代经济学认为,企业经营的要义在于沟通交往产品创新,通过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供需适配和交易效率最大化,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循环。

  问题在于,全球化深度调整和三期叠加效应,致使生产性企业的要素成本持续攀升,投资回报率不断下滑,进而制约了创新投入、效益产出和主体担当,使之在经济循环中落伍出列,乃至为经济循环所淘汰。本文提出,现代市场体系的产业会展平台,通过资源要素的主题化细分、跨地域集聚、竞争性展示、多样化选择、认知性互动和分散式决策,把中国超大市场优势转化为全球资源配置动力,在市场化平台的充分竞争和直接沟通中,服务产品定位创新和交易方式创新,有效改善投入产出,提升交易效率,化解经济循环堵点,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柔性生产:以交易效率为追求

  企业经营为的是生存发展。根据投入产出公式ROI,要想改善经营效益,大体上可以选择两条路径:对内提升生产效率,对外提升交易效率。前者的重点在于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改进,属于生产环节创新,在产品定位引领下实现。产品定位是企业与市场沟通互动的结果。沟通互动的最佳平台是产业会展。企业产出的效用价值只有得到市场肯定,才能转化为交换价值,纳入经济循环。

  后者的关键是找准企业联系外部市场的渠道路径,属于交易环节创新。其中,交易方式多种多样与时俱进,评价标准是市场效益,能够在交易竞争中以性价比胜出,同时减少层次环节,节约交易成本。在这里,产业会展以充分竞争和直接沟通两大特征,成为提升交易效率的关键。

  所谓产品定位,是把生产与交易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其要义在于,根据市场洞察规划创新概念产品,比如乔布斯当年的直板智能手机和iPad构想。定位基于用户需求、市场细分和研发创新,体现对未来消费的深刻把握。市场细分愈精准,定位引领愈有力,研发创新愈成功,升级迭代愈主动,产品创新愈容易实现其交易价值,走向供需关系的新的动态平衡。

  产品定位有两大用途:一是对外征服用户,引领消费;二是对内主导生产,重构产能。定位创新作为供给侧微观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决定了消费升级需求扩大,征服用户并引领消费,进而实现价值转换、纳入经济循环。与之相反,则投资动机和再生产受阻,不仅投入产出无从谈起,而且经济循环遭受阻滞。

  产品定位要求主导地位。因为就其功能作用而言,非主导不足以重构产能。企业经营有必要围绕产品定位,深入实施产能重构,调整资源要素结构关系,从人力、物力到设施、流程,从性能、价格到体验、服务,对企业内部实施转型重构升级迭代。

  产品定位奉行“用户至上”金律,体现由外而内的原则,即由用户而定位、由定位而研发、由研发而产能,以保证企业产出适销对路引领消费,从根本上提升生产效率。现代企业的经营原则“用户第一、员工第二、资本第三”,正是由此而来。

  交易方式是生产性企业与外部社会经济联系的统称,往往体现为企业间交易。企业作为经济体系的基本细胞,必须通过购买、生产和销售来与所属经济体形成系统循环,才能实现投入产出增值和企业生存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通过定位创新的产品产出,同客户建立系统而稳定的市场关联,加入价值转换的经济循环,像模块化组件加入电脑整机那样,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分配结构。

  产品定位和交易方式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彼此决定的关系,共同构成企业经营的核心内容,经营创新的关键举措。在这个意义上,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市场主体,生产性企业逐步走向研产销一体化,如同华为和小米,既已成为普遍实践,而且合乎经营逻辑。

  产品定位以效用实现为目标,要求从过往的刚性生产转向当下的柔性生产。所谓刚性生产,就是从生产的现有条件出发,立足同质化排浪式大众化消费,通过大规模生产满足标准化需求。其特征是流水线精细分工,专用型机器设备和多层次管理结构,往往成为供需错配产不适销的根源。柔性生产则是对刚性生产的超越,要求立足差异化细分市场,在产品定位引领下,以用户为中心创新研发,通过灵活机动的模块化规模化生产,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市场需求,比如数字喷印、3D打印。柔性生产的特征,是多功能智能化机器设备,高技能员工协作生产,产品设计并行开发,以及扁平化管理结构。

  柔性生产以交易效率为追求。所谓交易效率,指的是市场主体从生产环节进入交易环节的效率,或者说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效率。交易效率从根本上要求适销对路,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市场乃至成功引领市场;其次要求持续占有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使产品及时有效成规模地转化为商品,进而保障投资回报率,实现经济效益;第三要求生产链短小精悍,以数字赋能使之更具弹性韧性,服务赋能使之更便于满足定制化、小批量和多样性需求,绿色赋使之越来越低碳环保。

  企业对外提升交易效率,主要是就其产品或资源要素,如技术、资本、渠道、人才,通过购买销售、合作竞争、并购重组等交易环节创新,实现交易效率最大化。交易效率连同规模经济,在成本约束条件下,共同驱使企业与市场的有机关联由城际走向省域、国家、洲际、全球,加入大循环双循环乃至开放型世界经济。

  生产性企业只有提升交易效率,面向世界追求资源配置最优化、投资回报最大化,才能够开拓和深化市场关联,在融入世界中形成特色优势,从生产链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低附加值,走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人才密集、管理集约型高附加值。

  当然,无论生产效率,还是交易效率,企业家在其中都将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面对消费升级市场转型,企业家根据直觉经验或理性探索,寻找对企业最有利的差异化细分市场,确定产品定位,通过创新研发和产能重组,建立柔性生产模式;同时借助会展平台,建立市场关联,通过企业间交易,与其他企业发展起市场合作与竞争关系,形成以集成创新、协同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全自主创新的生产交易网络,并以此适应现代世界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

  企业对外提高交易效率,和对内提高生产效率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在这里,经营重点优先排序的传统观念被颠覆。现代企业的经营创新,始于交易效率的优先追求。改善投入产出关系,最重要的举措是提高交易效率。这在资源要素全球化的现代企业经营中,具有根本意义和战略价值。



二、企业间交易:从传统走向现代

  企业追求交易效率,面对的交易对象主要是其它企业。企业对企业的这类交易,可称之为企业间交易。世界贸易史上,企业间交易不绝如缕。问题是受特定历史条件制约,传统交易谈不上效率。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

  一是匮乏社会,卖方市场。商品短缺,商家稀少,交易在供给贫乏的条件下进行,难得拥有选择的余地,遑论交易效率;且若想成交,多半要由卖家说了算。那怕就是强买强卖,买家迫于无奈,也只能被动接受既有条件,有什么算什么。

  二是交付艰难,无从计较。企业间交易往往起于异质化需求,涉及跨地域、大批量、大额度交易,导致交货、付款所需要的货物运输、资金保全太过艰难,并由此成为传统交易的最大难点和交易过程的基本内容。这就是为什么“丝绸之路”或“茶马古道”之类的道路交通问题,长期成为跨地域贸易的焦点。因此,传统交易不能不依靠勇气冒险或偶然机遇,交易效率难以进入视野。

  三是信息分散,有赖中介。供需两侧天各一方,甚至被有意隔绝,信息完全不对称、普遍不对称成为常态。企业间交易只能依靠中间人穿针引线,不得不经过多重中介、层层取利。产品缺乏充分比较和选择挑拣的空间,不仅没有认知互动供需调适,而且将导致价格上扬、供需受抑。

  四是非契约社会,交易无保障。由于农耕传统长期延续,市场缺乏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缺乏主体地位、自由意识和竞争精神、诚信文化,企业间交易无法形成市场必需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难以形成令人信服的交易生态,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交易的原始性、稀缺性、盲目自发和偶然性,决定了其交易效率低下且无法提升。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传统社会很难形成企业间市场,包括市场所能提供的跨地域集聚、竞争性展示、多样化选择、认知性互动和分散式决策,自然谈不上交易效率。

  现代交易以工业革命为前提。生产力水平决定交换形式。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化大生产使产能由不足走向过剩,使社会从匮乏走向富裕。供给侧因此提出对世界市场的要求,即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更加多样的世界市场。其突出标志,是1851年英国举办的伦敦万国博览会,体现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必然要求。

  会展业由此进入世界历史视野,成为企业间交易的市场化平台,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会展活动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是提供企业间市场。交易形式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交易效率由此提上日程,并与时俱进得以快速提升。

  这主要取决于五方面进步。一是产能竞争空前激烈。企业押上身家性命,在世界市场上或成功引领、或黯然退出,命运几近冰火两重天。企业间交易对会展一类市场化平台,包括异质化供需、跨地域集聚、共时性陈列、分散式决策;交易效率对市场化平台的充分竞争和直接沟通,提出了迫切而持续的要求;

  二是现代金融与现代物流快速发展高度发达,交货付款的安全性便利性日益成熟,不再成为企业间交易的问题。现代交易的决策重点,从关注交易时间、交付过程,转向关注供需沟通、交易成本,进而要求产品可比、信息可获、条件可谈、客户可靠、协议可行;

  三是产业会展机制化,通过跨地域集聚、竞争性展示、多样化选择、中性化平台、共识化规则、公开化监督、再参与检验,为交易决策提供了比较、选择和对价、承诺的最大化空间和安全可靠的法规框架保障; 

  四是会展自身日益专业化,尤其是有目的策划、定向式邀请、场景式体验、认知性互动、无中介沟通,为企业间交易提供了平台可选、沟通可信、交易可靠、效率可期、成本可控的必要条件;

  五是企业间市场依靠主题化细分来形成市场关联凝聚产业链,包括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形成了行业内供需间的全球化、市场化、规模化合作,为供需沟通、交易合作和产业链增强提供了精准化定位、高效率执行和可持续成长的保证。


三、产业会展:充分竞争直接沟通的市场化平台

  所谓产业会展,是会展业中的专业展,服务于特定行业企业间交易的沟通平台。它以有目的策划、主题化细分、定向式邀请和跨地域集聚为手段,以资源要素的全球化整合与优化配置为目标,围绕专精特新展品,开展高层交往认知互动活动,为供需双方提供竞争性展示、多样化选择和分散式决策的市场化平台,进而在充分竞争、直接沟通的基础上,实现性价比最优化和交易效率最大化。与此同时,产业会展自身受规模报酬递增律驱使,引领参与企业从城际、省域、国际、洲域走向全球,为人类社会更高效率的分工和更大规模的合作提供了可能。

  产业会展根源于专业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递增的两难选择。科斯将此困境概括为交易稀缺。产业会展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有组织现场集聚,形成跨地域市场化平台,致力于解决企业间交易稀缺问题。产业会展有两大目标,一是在细分市场领域全力促成充分竞争或准充分竞争,一是为细分市场领域内的企业间交易提供平台机会,实现直接沟通。充分竞争有利于创新、创意和创造脱颖而出,依靠市场份额最大化的吸引力,鼓励企业争先恐后提供性价比最优化的产品,创造和引领需求、升级并扩大消费;直接沟通取消了中间人或媒体中介的存在,从而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在集聚经济沟通经济规模经济品牌经济基础上,致力于资源要素的全球化整合、沟通互动与优化配置,进而为生产性企业造就市场关联,形成内生优势,助力企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地位持续提升。

  产业会展的功能是资源要素的主题化细分、跨地域集聚、竞争性展示、多样化选择和分散式决策,通过各擅胜场的市场化平台,把多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沟通衔接起来,在及时顺畅的循环流转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为市场主体创新产品定位和交易方式,提升交易效率、改善投入产出。

  产业会展的意义是在组展方提供的一连串展示竞争、比较选择、洽谈互动、深入交流的市场化平台上,实现资源要素信息与现代市场供需的高密度低成本面对面沟通,促成大范围选择性高效率合作,引导商品流、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通过市场化平台向优势企业集聚,在实现供需各方交易目标的同时,持续不断地激励创新、创意、创造和市场主体的自我超越。

  作为企业间市场,产业会展提供专业、精准、创新、包容、高效的交往沟通服务。其有目的策划、主题化细分、异质性互补和跨地域集聚所带来的专业化意识,定向式邀请、专精特新看点和直接沟通互动所带来的精准化特征,竞争性展示、多样化选择所造就的创新驱动力量,意义共享、文化包容所促成的社会化资本,为参与企业带来了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创新的可能,创造了内生性优势成长的机遇,为企业间交易效率的提升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和理想的途径。

  产业会展的成熟标志,是组织实施更自觉、主题设置更确切、定向邀请更精准、表达展示更鲜明、参观洽谈更深入、现场交流更顺畅、市场关联更高效、交易达成更便利。产业会展由此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各行各业各领域市场主体在全球范围内创新竞争、资源配置、合作共生、规模化协同的沟通平台,成为国家或城市有为政府推动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的战略工具。为了改善投资回报率、深度融入经济循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无论城市政府还是企业决策层,有必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产业会展这一市场化平台,在完善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全局性先导性战略机制的作用。


来源丨《中国会展》杂志、上海会展研究院

上一篇: 如何做好融合会展? 答曰:“10个步骤, 5... 下一篇: 陈先进:立足产业,助推中国会展国际化

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  电话:020-83484075  传真:020-83484067  e-mail:gzceia@vip.163.com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80号汇华商贸大厦1306
copyright 2005-2009  广州会展网(www.gzce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7020468号  信息产业部电子备案证书

采编中心地址:越秀区先烈中路80号汇华商贸大厦19楼1908-1910 编辑部电话:020-83484075/28998306
传真:020-83484067/61277620  Powered by Gzk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