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
电话:020-83484075、83484067
传真:020-83484067
网址:www.gzceia.com
邮箱:gzceia@vip.163.com
微信号:gzceia20050420
公众号: 广州会展平台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80号汇华商贸大厦1306
当前位置: 首页 >会展快讯 > 展会分析广州:开放之城,再开新局
发表日期:2021-11-16 阅读次数:765
广州将把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战略机遇,打造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广州样本。
10月2日凌晨,X8426次“穗满俄”中欧班列从广州市大朗国际物流货运堆场缓缓开出,驶往1万公里外的莫斯科。今年国庆假期,中欧班列不打烊,满载“广货”走向世界。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取决于城市的现代服务业水平。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争创发展新优势。
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81万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长6.6%,总量规模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三位,占全省比重达29%。
当下,以新技术为热点的数字化服务业正在兴起,线上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广州向产业高端化加速迈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汽车年产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指向一座城市的身位和格局。根据《广州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广州将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多点”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5万亿元。
打造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广州样本,广州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牢牢把握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目标,把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要义,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汇聚全球消费资源的现代商都、创新消费供给的智造名城、引领消费升级的时尚之都、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高地、畅通内外市场的门户枢纽。
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把握新机遇中构筑战略新优势,广州服务,破浪前行。
聚势谋远
世界级消费服务业发展带加速崛起
夜幕降临,城市中轴线上,车流、人流汇聚成亮眼的橙色。
全球最大的乐高品牌旗舰店开业、全新的广州环贸中心带来多家广州首店……自9月29日启幕以来,为期一个月的广州国际购物节为羊城掀起新一波消费热潮,亮出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力。
各大商圈人气颇旺,“首店经济”表现抢眼。国庆黄金周期间,广州多个商圈客流量、销售量双双收获两位数增长,天河路商圈客流总量高达1367.13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近200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5%,同比2020年增长26.4%。
流量集聚,活力奔涌。千年商都加速迈向国际消费中心的勃勃雄心,从这座流量之城中走来,彰显“广州消费”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 天河路商圈
回眸“十三五”,消费加快提档升级成为广州经济最亮眼的成就之一。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5.7%,居住、交通通信、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类等服务性消费占据居民消费支出的一半。广州坚持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
汇聚全球消费资源,广州拥有全国最多的专业市场。产业向高端化迈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广州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广交会现场
万商云集,刚落幕的第130届广交会上,跳动着全球商贸的时代脉搏。一网相连,直播节中,涌动着“广聚天下客”的消费活力。
珠江两岸,崛起世界级消费服务业发展带。聚焦“国际”方向、紧扣“消费”核心、突出“中心”关键,广州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湾区制造”引领、全球资源荟萃,错位互补协同、城乡生态包容,文商旅体融合、岭南文化凸显,自由便利流动、双向互济共进,面向世界的数智化、时尚化、现代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凝聚发展新动能,广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促进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广州服务”走向世界。
跨产业、跨区域的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在会展业的带动下奔涌而来。广州全力提升国际会展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新业态+会展”模式,推动数字化产业链等新兴产业与会展融合发展。精简国际展览品检疫审批流程,优化国际展品出入境绿色通道,提供清单审核、减免担保、后续监管等会展通关便利措施。

△ 2021年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现场,举行了RCEP电商政策发布暨直播电商地图点亮仪式
广州市商务局电商处处长宁霞介绍,广州从2013年获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2016年1月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据海关数据统计,广州跨境电商规模从2014年的14.6亿元增长到2020年1-11月的419亿元,增长27倍,占全国的1/5,进口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
今年3月,《广州市把握RCEP机遇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这也是全国首个RCEP跨境电商专项政策。
既卖全球也买全球。立足湾区大市场、大消费、大制造、大服务优势,广州将强化广深“双城”联动、广佛“极点”带动,强化交通对接、规则衔接、产业共建、环境共塑、消费共促,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城市群。
重塑格局
大枢纽锻造大物流
10月15日至19日,第130届广交会如约而至。白云机场为广交会来宾设置了专用的值机柜台和安检通道,还将“春风服务”带进展馆,提供航班信息查询、值机等服务。
近年来,白云机场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有力增强了广州国际航空枢纽能级。今年3月,国际机场协会(ACI)公布了2020年全球机场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白云机场从全球348家参评机场中脱颖而出获得并列第一的佳绩。
白云机场不仅在这场“质”的全球竞赛中获胜。在“量”的比拼上,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从2017年全球第13位提升至2019年第11位,2019年达7339万人次,2020年(4377万人次)超过连续22年排名全球第一的美国亚特兰大机场,作为中国机场首次问鼎全球第一,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7.6%。
当前,国内民航机场史上规模最大改扩建项目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跑道最多、航站楼建筑面积最大、旅客年吞吐量最高的单体机场,设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达1.2亿人次、380万吨。
广州市作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必然要求。
把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决定城市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变量,广州持续夯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这个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珠江口,IGV智能导引车正忙碌地奔跑着,岸桥精准抓住车辆运来的集装箱放置到船上,这里是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码头,将在年底基本建成。投产后,南沙港区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可超过2400万标箱,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去年8月,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全线投入使用,结束珠江口至南沙港区大型集装箱船舶单向通航历史。2020年,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提升至6.36亿吨,广州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的国际排名由2017年的第23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13位。
当前,广州已确立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新发展定位,到2023年,力争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商品汽车吞吐量分别达6.6亿吨、2550万标箱和170万辆,显著提升国际航运枢纽整体发展质量。
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辐射能力,广州正高标准打造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化交通体系网络。
在白云区江高镇,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密锣紧鼓,预计年底开通。中心站总投资超70亿元,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综合铁路枢纽,也是广东省打造国际货运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通道及口岸建设的重点项目。
近年来,随着广州白云国际物流园、嘉诚国际物流园等一批现代物流园建成投产,中心城区物流园区清理疏解加快推进,广州国际物流枢纽地位持续提高。据统计,2020年,全市完成社会货运量9.25亿吨、快递业务量76.16亿件,货邮发展保持全国前列。未来五年,广州将构建“5+10+N”物流枢纽布局,打造“全球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具竞争力”的国际物流中心,全力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
勇开新路
国际金融枢纽风起云涌
今年4月,万众期待中,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揭牌。
继200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后,广州期货交易所是时隔15年首家成立的期货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混合所有制交易所,也是广州史上第一家国家级金融交易所。这意味着,广州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又有了重要的平台支撑。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近年来,广州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自2019年以来,金融业已成为广州市第四大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225.6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占GDP的9.35%,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1-8月份全市金融业税收390.1亿元,同比增长7.1%,占总税收比重9.4%。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改变,坚持开放,尤其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是广州不变的选择。
FT账户被认为是金融开放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期间,自由贸易(FT)账户体系在广东省率先落地南沙自贸片区,截至2020年末,累计开立FT账户1569户,办理跨境结算941亿元。
广州金融开放的脚步不止于此。近年来,广州积极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合作,争取南沙飞机租赁企业经营性租赁业务境内收取外币租金和外币维修储备金试点政策,推动南航股份获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开展境内经营租赁支付外币租金业务。中国银保监会也拟出台港澳保险服务中心准入管理办法,初步明确以“一总部三分中心”形式分别在南沙、深圳、横琴选址建设分中心,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服务。
金融创新也在广州多点开花。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成效评价中名列前茅。
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广州地区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超4300亿元,同比增长39.6%,全市累计发行各类绿色债券764亿元,居各试验区第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配额现货交易量累计成交突破1.87亿吨,占全国成交金额1/3以上,排名全国第一。
乘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风,广州金融正谋求更多可能。
10月19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正式启动,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再进一步。
作为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广州将抓住“跨境理财通”试点契机,发展多功能财富管理市场,加快完善多层次财富管理组织体系,夯实财富管理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和全球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
不久前,《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十四五”时期,广州金融提出了新的目标,将打造“三中心、一标杆、一高地”。这是站在新起点、身处大变局的广州,面向未来进行的重大发展战略部署,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不断提升广州中心城市金融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充满了迈向更高能级发展的思考。
未来,广州将持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释放广州改革新的强劲动力,拓展广州新的发展战略空间,深入把握支持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支持服务两个合作区建设,推动“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携手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数读
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
全面提升口岸通关保障服务能力
广州“单一窗口”功能应用进一步拓展完善,主要业务覆盖率达到100%
持续推动商贸新业态发展
打造体验式智慧商圈。推动高品质夜间经济聚居区建设。
着力打造夜间文商旅消费集聚区。
全力提升国际会展服务能力
广州成为全国直播商家最多的城市
广州跨境电商进口连续6年排名全国城市第一
坚持完善大物流格局全力推进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全面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力
2020年广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球第4、5位
广州在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排名由2015年第28位上升至2020年第13位
全面提升国际航空枢纽服务能力
在全国率先开创“空铁联运”电商出口新模式
2020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一
坚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合作
积极争取南沙飞机租赁企业经营性租赁业务境内收取外币租金和外币维修储备金试点政策
国际金融论坛永久落户广州,并于每年11月在广州举办全球年会,加快推动国际金融资源导入广州
全力推进金融创新多元化
加快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支持在绿色循环低碳领域发行绿色债券融资
落地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获批全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城市
广州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从2017年第37位上升到2020年第21位
展望
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多点”新格局
根据《广州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十四五”期间广州将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多点”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2020年,广州市服务业增加值为1.81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2.5%,总量规模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三位。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服务业“四上”企业超过2.7万家,较2015年增加接近1.2万家。
在“十三五”发展基础上,《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5万亿元,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业行业达到8个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8%,全市软件业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达到120亿美元,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00万标箱,机场货邮吞吐量达350万吨。
从空间格局上看,广州要打造“一核两带三区多点”的发展空间新格局。
“一核”指的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将致力于建设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成“十四五”时期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两带”包括围绕“珠江”中段的沿江文旅商务产业集聚带、围绕广州科技创新轴的东南部科创服务业集聚带,其中“沿江文旅商务产业集聚带”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目标,做强做优总部经济和商旅文等现代服务业集群。“东南部科创服务业集聚带”,将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以及科技类社会组织,努力形成“智慧经济”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载体。
“三区”分别包括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广州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广州南站商务区三大枢纽经济功能区,将依托广州海港、空港、铁路港“三港辐射”优势,引导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集聚化、链条化发展。“多点”则是北京路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等一批标志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据悉,《规划》还提出按照提质增效、培优育新并举的思路,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业新体系。
来源丨人民日报客户端、广州商务
上一篇: “产业倒逼展会迈上新台阶”,CICF×AGF成... 下一篇: 知识产权专题丨广东:知识产权保护激荡创新...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 电话:020-83484075 传真:020-83484067 e-mail:gzceia@vip.163.com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80号汇华商贸大厦1306
copyright 2005-2009 广州会展网(www.gzce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7020468号 信息产业部电子备案证书
采编中心地址:越秀区先烈中路80号汇华商贸大厦19楼1908-1910 编辑部电话:020-83484075/28998306
传真:020-83484067/61277620 Powered by Gzkuai